何老師簡歷及著作

易經八字神斷

宏道文化出版社

  本書融合《易經哲理》、《甲子詩句》、《一柱論命》、《各柱能量》。每柱內容「應用」與「理論」兼具,相信對各層級的讀者都具有相當程度之啟發性。書中歸類出六十甲子各柱象義的特有情性,可帶領初學或沉浸五術卻難得其解者跨越困惑鴻溝,為適學性極高的書籍。

僅想瞭解自己命運者:可按圖索驥而輕易上手。
純粹好奇研讀易術者:絕對是不容錯過的饗宴。
由八字跨及易理領域:為您搭起了精博的橋樑。
命理執業級專業人士:歸類精闢使您論斷生動。
傳道授業的盛名大師:精益求精再登高峰境界。

何棰鑨

易傳還真

天地出版社

  天地分布陰陽兩氣以左右萬物生態,因而黃帝大臣岐伯將陰陽規律契於醫,文王則法於道,孔子仿於人倫,焦氏傚於術法,諸多先賢應用於五術。歷來學者周知易中八卦講述五行時序,山醫命卜相術法亦源於易理,但有些自命清的高學者卻盲於與命學五行切割,亦有抱持「澎風較有底,實在沒幾位。」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心態, 致使研究周易及探索五行之人「即鹿无虞」地陷於易道叢林;又因得不到適切的傳承書籍與明師開導,以致浮沉易海深淵,而難以窺曉天地機宜。甚者忘卻佛曰「悟了,方足以為師」之教誨;亦有自認已經「通了六竅」,卻不知尚有「一竅未通」。諸多履道久遠又須顧及顏面者,至終只好聯結宗教以怪力神說,令人觀而痛心不已。究其因由,只顧當世虚名假利,且以看得到的有形事物為憑據(陽),悖離永恆不滅的無形精神(陰)。

  文王源於「連山易」與「歸藏易」之後,而始重「周易」。許多人認為以“周”命名,乃因朝代所致,事實,“周”含「天地、周密、嚴謹、環繞」,及「周而復始」,即盼「眾所周知」通曉「周易」後「知周乎萬物,而道濟天下。」此思方能為天地所鑑,才足以成為聖賢;孔聖人讀易時已神貫原著思維,故曰「假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!」易中道法森羅萬象,絕非坊間白話易經所能闡明,否則夫子何以「韋編三絕」後,道此感慨言語。於是,每當釋易或欲落筆之際,腦海就會不由自主地浮出孔子教誨,即雷水解卦之「作易者,其知盜乎?」易曰:「負且乘,致寇至。」負:指北方因幽暗乏物,而淪為盜寇,於是憑藉與生俱來的體力掠奪財物;乘:指東方文明地域,卻假藉易理圖名(因易經被奉為群經之首)。坎寇求利與震儒求名,只是陰陽、明暗不同,但行為和心態與強盗有又什麽差別呢?因而屢再地「捫心自問」,以「自我辨心」。

  歷來闡易者不乏其人,當今研易者大致以《來註圖解》與《證釋八部》為階,巨著內容看似豐富,致使引經據典而掛於口邊者眾,若問由來本未卻鲜,究其因由乃棄象重辭所致。易程源自伏羲畫卦,文王重卦,以致孔子闡繫,群賢垂訓,已「時亙三古,人歷四聖。」其人皆以象而倣於理,因而易理既明且著矣!易道宗旨本欲闡明五行概義,若將八卦圓圖劃上十字後,四正位為子午、卯酉,此云「卯酉人道」要效法「子午天道」,亦由子午「經度」之陰陽兩氣,調和卯酉「緯度」,以至中庸而不偏軌,即如佛教卍字圖;而基督教的十字架橫線偏高,指巳至申位置,雖應文明,亦于不寧。陰陽本輪替不已,致使世態變化無常,然而有形宿命縱然難以改變,故需學習易中哲理以調節無形思維以致中庸。期盼中國炎黃子孫與有良知和正義感之士,共同捍衛《易經》為群經之首,而免於它《經》取而代之,或只淪於《占卜書籍》之說。

  五行雖云無形氣體,亦有其象徵意義,例:火是陽光、為禮、也為“色”,光彩雖可帶來文明,但亦須歷經色煉,要有文明的界限;金為宇宙氣體、為義、亦為 “受”,行舉為何,至西方就要接受審核,即東方「歡喜做」,至西就要「甘願“受”」;土是地球中的高山與平地、為信、亦為 “思”,思而方能厚德載物、廣植福田;水為地道中之淡水與鹹水,“淡” 水乃經“炎”火蒸發所致,此乃行「禮」之故,而鹹水則終始淪於水道,故水即是 “行”,力行是編輯來世完美劇本的不二法則;木為草樹,亦為人,俗云「人非草木,孰能無情。」故木為 “識”,因木感天地之氣而結果,故火金土水木即:禮義信智仁、色受思行識。陰陽兩氣雖云有形及無形諸物,究其法則皆同,如夫子由東云至西曰「有朋至遠方來,不亦樂乎!」告誡世人於東方時要勤奮耕耘,至西方才能獲得甜美果實;佛祖即由西云東曰「西方極樂世界」,其道雖異,理卻同功;天道運於行東西兩域而致一反覆,域雖有異,理卻一致,人若無意“識”,豈能立東耕耘,以至「西方極樂世界」,而「不亦樂乎!」

  目前研易者比比皆是,但我窺探後,心中不由自主的感嗟,這樣能讀懂易經豈不怪哉!我們為什麽要研讀易經呢?是要瞭解天地如何操弄人,悟得其要後,可便於閃躲,進而提昇智慧,以致效法天道,避免屢再被整。易理有極為嚴謹的邏輯架構,方能登至經首而千古不墮,研讀時思維要緊密與以連繫,才能富予生命和靈魂。要瞭解卦中所敘述的情節,需將卦象本末一一剖析,也要找出卦中的男女主角與配角,如此才能劃分主客體關係;爻中文辭有時候是以大象立辭,有時候是以小象為觀點,亦有以錯卦、綜卦、互卦訂辭,這是在培養我們六度空間的思維,建立這些思想後,就能四兩撥千斤的排除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阻礙。孔子和《焦氏易林》就是領悟此要而著敘出驚天動地之大作,堪稱歷來真正懂易之人,諸多皆有「作易者,其知盜乎?」之嫌。

  易理基礎法於自然,而世間千古歷程皆在自然法則中形成,於是六十四卦也預言周朝後,歷朝變革與輪替之因,乃於天道循環不已矣!倣於世間諸物雖有與生俱來的先天“宿命”,但也不能將就而怨天尤人,應該以後天修為「彌綸天地之道」,這也是我們為什麽要研讀易經的因由。最後,真誠告誡我敬愛的讀者,吾人雖是才疏學淺,卻願將畢生研易心法「全般傾囊相授,切勿只取一瓢。」

何棰鑨 序于 壬辰年

六十四卦應用

武陵出版社

  據[周禮]記載,[連山易]出於神農氏,神農氏又稱[烈山氏],或稱連山氏,故號稱連山易,成書於夏朝,又稱之為[夏易],原書約有八萬餘言十卷本;[歸易]又名[商易],據中國古籍記載為占卜的三種方法(三易)之一,號稱[歸藏易]。相傳歸藏之名出於黃帝(又稱歸藏氏),文字記載出於商朝(原書約四千三百餘字),但相較於[連山易]與[周易],[歸藏易]內容早已散佚而不完整,現存有歸藏卦(歸藏八卦圖),為伏羲八卦之衍生(旋轉一百八十度而成,伏羲八卦以乾卦為上,而[歸藏]以坤卦為首)。文王源於[連山易]與[歸藏易]之後始重[周易],許多人認為以[周]命名,乃因朝代所致,事實上,[周]含[天地、周密、嚴謹、環繞],及[周而復始],即盼[眾所周知]通曉[周易]後,能[知周乎萬物,而道濟天下。]如此方能為天地所鑑,才足以成為聖賢。孔聖人讀易時已神貫原著思維,故曰:[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!]

  [周易]常被視為卜筮書,因[易經]法於自然,且用八個符號來演繹大自然中的種種現象,所以能顯現出宇宙中的一切生態,直至春秋時期,孔子傳授弟子時,以儒家獨特的語言和思想作完整的整理,並針對[周易]成書時間、過程、作者,及該書主要概念、符號系統、思想內容、卦的爻辭、筮法和治易方法,進行系統性的解說,在保留象意本質的前提下,更促進了[周易]與儒家思想的會通,在客觀上的詮釋遠遠超越了[連山易]與[歸藏易]之本義,從而開啟了易學詮釋的先河。西漢為迎合當時社會政治和文化的需求,漢武帝獨尊儒家學說,而[周易]也在孔子及儒家學者的整理和詮釋之下,躍居為群經之首。

  易理基礎法於自然,而世間千古歷程皆在自然法則中形成,於是六十四卦中,也預言周朝後,歷朝變革與朝代輪替之因由。天道本循環不已,致使世間諸物皆有與生俱來的先天[宿命],但也不能將就而怨天尤人,應該以後天修為[彌綸天地之道],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研讀易經的主由。最後,真誠敬告親愛的讀者,吾人雖是才疏學淺,卻願將畢生研易心法[全般傾囊相授,切勿只取一瓢。]

何棰鑨 自序

中華易經命理網訪問人次: